背景:
阅读新闻

科学认识乡村价值

2018-01-02 15:51:0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启臻 【字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前些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在尊重乡村固有价值基础上使传统乡村获得勃勃生机。乡村在适应农业生产和满足农民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并作为有机整体展现出特殊价值。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只有在遵循乡村价值基础上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脱离乡村价值体系的项目建设,多数会因难以融入乡村而“流产”。因此,乡村振兴需要科学认识乡村价值。

首先,乡村生产与经济价值是乡村价值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乡村为土地综合利用、精耕细作、循环农业等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乡村形态、田园景观、乡村文化与村民生活连同乡村环境都是重要的乡村产业资源。充分发挥乡村优势,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休闲旅游业等产业多元发展,实现真正的产业融合,为建设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乡村生态与生活价值是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乡村作为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村落地域为载体,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机制,综合作用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低碳的生活方式、种养结合、生产与生活循环体系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构成了乡村独特的生态系统。乡村不仅有怡人的村落环境,也有满足人们生活的资源。低碳自给性消费方式,减少人们对市场的依赖;乡村的衣食住行,凸显着劳动人民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生存智慧;与大自然节拍相吻合的慢节奏生活,被认为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乡村还是未来理想的养生、养老社区。正是这些特点,为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三,乡村文化价值是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乡村文化不仅表现在山水风情自成一体,特色院落、村落、田园相得益彰,更表现在乡风民俗自成一体。特别是耕作制度、农耕习俗、节日时令、民间信仰等活态的农业文化,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在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还是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文化资源。比如,村规民约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教育功能,让人们明事理、辨是非、懂善恶,是维系村落价值系统的重要载体。可见,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责任编辑:刘桂池 |

bet-365首页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bet-365首页”的所有作品,均为bet-365首页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et-365首页)”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原作者无意将其作品刊登于本网站,请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电话:023—63856943

邮箱:hyplxdm@126.com

  • 党建头条 官微
    干部任免 党建智库
  • 《党课参考》官微
    “三会一课”掌中宝
  • 《党员文摘》官微
    修齐治平第一微平台
  • 领导者头条 官微
    明大是 看大势 干大事
  • 《重庆人才》官方微信